在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仪式上,推选委员会曾对钱学森作如此评价:大千宇宙,浩瀚长空,全纳入赤子心胸。 惊世两弹,冲霄一星,尽凝铸中华豪情,霜鬓不坠青云志。 寿至期颐,回首望去,只付默默一笑中。
如今,这位98岁高龄的老人已驾鹤西去,留给了国人们无尽的哀思与怀念。钱学森是世界杰出的科学家,也是中国“两弹一星”奠基人,被誉为中国“航天之父”、“导弹之父”、“火箭之王”。 他不仅为我国国防尖端科研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,使中国在世界上赢得了“底气”和“话语权”;更为祖国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,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座精神丰碑。
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,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,美国方面多次向钱老表示愿邀请钱学森访美,并由政府和有关学术机构表彰他对科学的重要贡献。如钱不去美访问,美方可派美国科学院院长普雷斯来华,授予钱学森“国家勋章”,表彰他的贡献。
由于美国的“国家勋章”是美国政府授予个人的最高国家荣誉,考虑到中美关系的发展需要,时任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曾经找到钱学森谈话,劝其接受这一邀请,以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,但最终钱学森还是拒绝了胡耀邦的建议。
钱老表示“当年我离开美国,是被驱逐(deport)出境的,按美国法律规定,我是不能再去美国的。美国政府如果不公开给我平反,今生今世绝不再踏上美国国土。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,为民族做了点事,那就是最高的奖赏,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!”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坦坦荡荡的个性与情怀,竟在历史的长河中展现得如此淋漓尽致。
评论